宗教信仰(以前写的,贴出来希望讨论)

2003-08-03 20:43 | 温峤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以前写的,贴出来大家看看,是不是可以写的更通俗一点,我想可以让初中生也看的懂,另外,看看我的论证过程有没有问题……


中国有没有宗教,是一个很长时间以来,大家讨论的问题,不过,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一种宗教情感,也就是说,中国人向来有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确实,每当我遇到很大的困难时,尽管平日脑中没什么神佛之类的念头,却会在当时想起。——我心中还是有“上帝”的。
一直认为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无论是表露的,隐藏的,还是虔诚的,或者不虔诚的。除了自己的父母亲人,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真主’‘上帝’‘佛陀’保佑着他们。冥冥之中的指引,会让心获安宁。”我的同学如是说,“我相信有这种值得我敬畏、困惑时指引我、痛苦时安抚我的力量存在。不管他是‘真主’‘上帝’还是‘佛陀’,当我需要时,我会与他沟通……
我比较同意施莱尔·马赫、奥托和佛洛姆几位学者的说法中的相同点:宗教产生于虔敬、依赖感或对强有力力量的追求。无论古代人或者现代人,总会对世间一些不确定之物产生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又不能完全的从亲情友情或者爱情等个人感情得到释放。或多或少,任何人虔诚不虔诚的,总会说一两句“上帝保佑”或者见佛见神拜一拜。
最初的宗教一定是没有什么复杂的仪式的——后世天主教那奢华的弥撒,在我看,简直是一种异化(同样走向极端的是那些自我虐待的苦修和禁欲主义)——在某种状态下的不真实的虚幻体验而已,后来有了专职的宗教人士,他们宣称经过某些手续后得到的才是“神”的启示——或者是相反的过程——最后,宗教仪式产生了,但有仪式比没有仪式好吗?仪式能加强宗教情感,但当这种仪式异化之后呢?
其实,用仪式、或什么论文之类的来证明“上帝”的真实存在对普通芸芸众生的意义并不大。即使是有物质存在,“上帝”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褒奖或是惩罚某个人,他只能在旁边什么也不说,安静的看着,让自然规律和社会规范来进行善恶褒贬。“上帝”的意义在于人们认为他是存在的,他存在于人们的心里。只要人们在心里感到“上帝”会爱护自己——不管“上帝”是否真的爱护了他,他也会多幸福一些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渺小感。因为自身的力量太微弱了,周围的人也不能给自己提供保障,所以,只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神的身上,像我同学说的一样,而这就足够了。
“每个人自一出生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因为这个悲剧性的结果是无法抗拒且无法改变的,所以人们才需要一种神话,一个宗教,来佑护他们平静的走完人生,更近一步相信死能让他们升华和幸福。
一位信基督教的同学向我“传道”:“虽然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渐渐的衰退,但是神是我心里的力,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在世上有多少微笑能使你快乐永久?试问谁能为将来永不担忧?名和利多少才足够,能使你满足永久?试问就算拥有一切,谁能守住眼前的所有?……不朽的生命永存在,在耶稣基督里面,在跟随他的人心间……” 我却想问“什么使人活着有希望?”人生终将消失,以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收场,是什么使人真正的充满希望?
是谎言,一个让人自己相信的谎言,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宽慰,人有时候是需要在谎言中生活的,尤其是当一切已经无法改变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时候。
在古代史的课上,说到青铜器的纹饰,在最初,人兽(人神)一体,然后,人兽分离,到最后,人通过兽与神沟通。——也许,世俗生活太复杂,神不的不远离我们,但从未消失。
在穆斯林的传说里,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天有个人与穆罕默德一起旅行,当他们在一个地方停下过夜时,这个人就问道:“我应该拴住骆驼呢?还是应该信赖主?”穆罕默德回答说:“信赖主,同时拴住你的骆驼。”
有独无偶的,一个西班牙民间传说:一位雕塑家在石料前,说:“上帝保佑我做成最美的雕像。”却不动手,一位路过的神父说:“向上帝祈求,持木锤动手。在任何工作开始时,你可以求上帝保佑,但不能把工作托付给上帝,希望靠上帝的奇迹来完成。”
这两个故事,可以作世人对宗教信仰看法的最好注脚。



-
世论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临名辈共论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