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的中庸——浅析当代资本主义

2002-06-04 17:19 | SQUALL-LH

倾斜的中庸
——浅析当代资本主义

拿到这个沉甸甸的议题,心下不由一紧,猛然间,竟有些不知从何下笔的感觉。资本主义,一个相当熟悉的词语,此刻却显得陌生起来。
虽说关于资本主义的口诛笔伐在过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便饭,但那毕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时期,吃着社会主义皇粮的我们没有理由去说姓资的好话,只懂人云亦云地跟着大家“将万恶的资本家踩在脚下”,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素未谋面的人们及其制度扔石块、吐口水,直到喉咙发干,腰酸背痛为止。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扩广,渐渐地,我开始发现,学校与父母的教诲似乎并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这个世界,似乎也并不是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那样简单。
回忆至此结束,在阐述个人看法前,我觉得有必要举出一个例子,尽管它是一个并不十分好笑的笑话,但却代表着目前许多青年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在一个两岔路上,分别由路标指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向,恰好布什、叶利钦、江泽民三人正好驾车经过,以下是他们三人的反应:
布什看也没看路标,径直向‘资本主义’的路上飞驰而去;
叶利钦在路口犹豫了一阵,最后很不情愿地向‘资本主义’开了过去;
江泽民想了一会儿,下车将两个路标换了位置,继而乐呵呵地向‘社会主义’的路上奔去……”
稍有政治常识的人只会把它当作笑谈,在本质上有着根本区别的两个制度绝不会这么简单地混为一谈,然而,这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在知识上的匮乏与迷茫。虽然这么说不免有些自以为是的味道,但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的形容词。
姓社姓资孰优孰劣?这是许多学者日夜为之辩论不休的难题。我们不能因为三座大山的旧帐便一提到“资”字就同打倒二字联系起来,也不能因为日韩美欧同我们在人均收入上十倍、二十倍的差距就唯资是瞻。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清醒的头脑与理智的认识,至于那种单纯为满足个人欲望而大叫资本主义万岁的人,在被人鄙弃的背后显露得更多的则是他的无知。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确具有魔术般的力量,这是不可否认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日本。在二战末期,整个日本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各类资源和劳动力都由于战争而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国民经济则濒临全面崩溃的危机。所幸新组成的日本政府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轻工业,重点扶持当时被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所忽略的教育业,从而在短短三、四十年间造就了一个超级大国,直至在受到亚洲金融风暴急剧影响后的今天,仍然在亚洲雄居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们以其权威的身份强行将现有的社会制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方向,这不免有些自卖自夸的味道,虽说在理论上讲的头头是道,但却难以使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人们信服。现在,一提到资本主义,许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联想到的便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强者,在各个领域均有着恐怖实力的美国,其社会制度按理说应该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吧?然而答案是NO。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母,说明了这个世界需要的并不是真理,而是强者。
坦白地说,那种生产资料人人按需分配,不需要任何强制劳动与暴力机关,人们的精神领域已经达到神一样的境界的所谓“共产主义”,充其量只能做科幻小说的素材,虽然这的确是一个相当诱人的理论,但它过于美好,过于无暇,以至于连三岁小儿都无法相信这种天上掉来馅饼的事情。过去,当我们伟大的共产党打天下的时候,领导者需要它来催眠听众,那是因为它是一面旗帜,一个梦想,一条方向,是所有人为之奋斗的动力——因为那时的人们除了战斗已别无选择。然而,在发展建设国家的时候、需要一个确切实际的理论来施行的时候,仍然选择这种虚无缥缈的理论却无异于拥抱死神。现实也已经证明,那次与死神的拥抱使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梦想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永远不会实现,是永存在自己心中的憧憬与希望,一旦实现了,你会悲伤地发现,这个梦已不再属于自己。
但是,并不能因此来说资本主义就是完全正确的,它是工业化的产物,诞生在蒸汽时代的机械世界,或许这也就注定它的冰冷无情,任何没有能力的人在这个社会必然遭到淘汰——哪怕迎接他的是更加冰冷的死亡;为了利益,人们可以做出任何事情,类似为防止市场饱和而大量销毁商品的事情在资本主义国家屡见不鲜,尽管就在洁白的牛奶源源不断地流入废水渠的同时仍有不少人在贫民窟挨饿,并不是商品生产者没有人道,而是他们别无选择——在这个制度下的别无选择。当然,抛开人类的情感而以纯理性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仅从局部虚荣繁华后的经济危机一点观之,它并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方式。
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对资本主义有着相当偏激的理解,要么认为它就是救世主,要么认为它就是万恶之本。国内的教材在滋长后者的观点上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按韩寒的话来说则是:乍一看政治书还以为我民族正在遭人侵略了。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从小学到大学这漫长的十余年里,唯一不变的科目就是政治中关于资本主义的章节,千篇一律地口诛笔伐让人耳熟能详。初时我还道是编著这系列理论的学者都死绝了,使得后人于万般无奈中只能竭尽克隆之能事。现在看来,则是十年浩劫和89动乱的遗毒,搞得人人只求自保,不敢稍越雷池,否则轻则掉乌纱,重则掉脑袋,儿戏不得。反正马列主义加毛泽东思想就是真理,至于我们的下一代有多少不被灌进糨糊,关我甚事?记得高中时有位刚毕业的本科生来我班执教政治,小伙子年轻气盛,满胸踌躇壮志,不知天高地厚得紧,第一天上课便给我们大谈特谈世界风云,尤以中国为甚,继而由今论古,提出“我看毛泽东”三条独创观点,其中贬多褒少,讲得口沫横飞、妙趣横生,听得同学们俯首帖耳,听教们横眉怒目,第二天便以“教风不适合本校,教学素质有待提高”为由险些辞退,后勉强转个“留校察看”处分,此君至今上课仍懔若寒蝉,中规中矩,偶在闲暇时仰天长叹鸿鹄之志,闻之教人怅然。
资本主义究竟对或不对?这不是一个人,一个理论能说明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我们信奉的马列主义中提到的,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的,那我们就以它作为出发点来看待这个问题。诚然,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会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在广大人类同胞的精神素养还没达到那样的高度前,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现实一些为宜。按照马列主义的理论,资本主义是腐朽的、黑暗的、没有生命力的、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一个制度,然而,在这个理论提出的半个多世纪后,我们的预言——甚至可以说是诅咒——并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反而成为了世界的主要潮流,为什么?答案很简单,资本主义不是一个没有活力的存在,它也有自己的进化理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而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个制度,究竟是优是劣,并不在于它是否符合某个团体的理论要求,而是在于它是否能在现阶段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是否是目前最适合人类的生存方式。如此而已。就现阶段的世界状况而言,答案已不言而喻。
关于这个敏感问题的讨论就此结束,写作此文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让一些成天喊着“打倒资本主义”而捧着私营企业饭碗的前辈不妨反思反思,让一些不知资本主义为何物而奉之为至宝的混人稍稍整理一下自己的大脑。或许有人会指责我的观点过于中庸,我不反对。
毕竟,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除了中庸已别无选择。

BY:00332 李晗
2002/6/2

附:此文纯系笔者一时兴起之作,虽然我是332班的课代表,但平时对政治了解仍属甚少,自认惭愧。文中的观点大多稚嫩不堪,但确是我的个人感受,窃以为与其用一堆华丽辞藻修饰政治书中的语句从而堆砌出一篇豪情万丈但空洞无物——甚至是口不对心的文字,倒不如现在这样来得自然,来得纯洁。若老师倘有闲暇肯对此文指教一二,学生感激不尽。
现在,我身边的同学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比文中所阐述的还要严重得多,这种深植在他们头脑中的概念在短时期内似乎不可能改变了,这固然与他们曾经身处的境遇有关,但从根本上来分析,则是理科学生对文科的漠不关心乃至无知。
本来想写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多加入些无关痛痒的事例以加强文章的说明性,或是从网上DOWN些例文来临摹一番,凑够字数的同时也能令文章增色不少,但细一思索还是作罢,毕竟那不是我的风格。按钱钟书老前辈的话来讲则是:大不了一篇文章,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